面向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深低温自体骨移植临床应用成功开展

2025年8月19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团队成功为一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肺部炎性结节与骨质疏松的患者,实施了自体骨深低温储存后再植手术。

-196℃气相液氮自体骨深低温储存技术

这项由四川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创新技术,核心流程包括:

将在关节置换等手术中原本需废弃的自体骨,经严格无菌处理后,置于-196℃液氮深低温环境中储存,进入“生物休眠”状态;

待患者日后需进行植骨手术时,将其重新植入体内,真正实现——“取自自身、用于自身”的精准修复!

640 (4).jpg

自体骨组织库

技术优势

对于此类兼具肺部炎性结节和骨质疏松的患者,深低温储存自体骨的回植方式具有独特优势。

01避免了异体移植可能引发的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播风险,尤其适合免疫力较低、需严格防控感染的肺部炎性结节患者;

02自体骨生物相容性优异,力学支撑性能良好,即使在骨质疏松条件下,仍可增强固定与融合效果,显著减少术后骨折风险,促进骨愈合,为伴有复杂基础疾病患者的骨缺损重建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途径。

自体骨临床再植应用

2025年1月22日,50岁的*先生因股骨头坏死,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左侧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医疗团队将因治疗需要截取多余的骨组织(通常这部分组织以医疗废弃物丢弃),送至自体骨组织库(四川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其-196℃深低温储存技术进行保存。同年8月19日,*先生因右侧髋部疼痛,加重伴跛行,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病例资料

男,50岁,确诊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既往左髋关节置换术史,合并肺部炎性结节及骨质疏松。

既往史

2025年1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左侧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

CT-回植前(1).png

左髋关节置换术后

诊断: 

1、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左关节置换术后 3.肺部炎性结节 4.骨质疏松

治疗方案:

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深低温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术中四川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将储存的自体骨精准植入缺损区域,利用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与骨传导能力,加速骨愈合。

该方案避免了二次取骨手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案例3步骤1.png

术后总结:

手术整体过程顺利,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心肺未见明显异常。恢复情况良好,左侧髋关节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在术后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感染或排异反应等并发症。影像学复查结果显示,双侧关节对应未见异常,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手术效果表示高度满意。

CT-术后(1).png

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及右侧骨缺损重建术后